(摘要)股票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,如何解决?
【摘要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行为导致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。 本文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,提出解决股票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暂行办法是加强信息披露、规范政府干预、提高股票市场化程度、建立健全公司法人制度。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。
【关键词】股票市场; 逆向选择; 道德风险
1、股票市场的逆向选择
逆向选择是股票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。 具体表现为股票发行人为诱导投资者购买其股票而采取的欺骗行为。 股票市场的“逆向选择”问题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存在。 在一级市场,已发行股票的质量差异增加了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风险。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,普通股票的潜在购买者很难识别出预期收益高、风险低的好公司和预期收益低、风险高的坏公司。 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如果是好公司,他们知道自己发行的股票价格被低估,因此不愿意按照投资者的出价出售股票。 唯一愿意向投资者出售股票的公司都是糟糕的公司,因为它们的发行价高于股票本身的价值。 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基金经理,他们会尽量减少或不持有不良公司的股票。 发行人和投资者双重理性的结果是,很少有公司能够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财经网,股票市场也难以正常运转。 同时,为了吸引投资者的踊跃认购,股票发行公司会通过发布“招股说明书”来展现自我信号; 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格,大多数公司往往会包装“招股说明书”。 公司对市场信号(招股说明书)的包装行为影响了投资者对真实信息的判断,使投资者难以辨别市场信号的真实性。 对市场信号的不信任会促使投资者做出“逆向选择”:降低认购价格或退出市场交易。 由于我国股票发行采用“限价申购”方式,且发行价格较低,一级市场“限价申购”方式的“逆向选择”问题通过股票上市转移到二级市场。 在二级市场上,上市公司的市场信号有:《招股说明书》、《定期财务报告》和重大事项临时公告。 这一系列公告显示了上市公司品质的市场信号,有利于改善公司形象,提升地位,为公司带来额外的“出租”效益。
2.逆向选择股票市场的经济效率
股市中的逆向选择噪音——质量差异和信号混乱增加了整体市场风险,导致厌恶风险、不愿花精力寻找信息的人退出交易。 然而,也有一些热爱风险的投资者,愿意承担因缺乏真实信息而做出错误选择的风险。 他们的投资选择体现了他们极度的冒险精神,他们的投资行为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和风险性。 逆向选择的股票市场的低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; 首先,逆向选择市场无法使资源流向优质企业,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; 其次,“市场噪音”增加了信息搜索的成本,这是一种资源浪费; 第三,少数寻求信息的投资者更容易利用私人信息操纵市场,影响市场的有效性,加剧股市的波动和风险。
三、我国股票市场逆向选择治理
(一)规范政府干预,提高股票市场化水平。 在我国股市,政府既是规则制定者,又是参与者。 因此,规范政府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。 一方面,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,代表全民行使国有资产的经营权。 为了保护所有者权益期货市场,政府通过大股东的控制地位参与上市公司的重要决策。 另一方面,政府是规则的制定者,运用行政手段规范和干预市场活动。 (二)规范信息披露制度,建立健全信用机制。 通过制度的设计减少或者杜绝虚假信息,二是减少所谓的内幕信息。 首先,要加强信息披露监管,重点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整性、真实性、及时性的监管,完善内幕信息披露规则,加强内幕交易监管。 ; 监管部门应注重信息披露时间、方式的选择,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。 其次股票市场,要建立权威的金融信息中心,尽快发布统一标准的综合信息,为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科学判断依据。 (三)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。 一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,重组公司治理结构。 在现代公司中,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,经理人拥有公司的管理权,董事会拥有公司全部资产的控制权。 权力分立出现在所有者(股东)、控制者(董事会)和管理者(经理)之间。 企业之间目标、动机、权利、责任的差异,需要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和制约权利、责任、利益之间的关系。 换句话说,产权是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和存在的基础。 原因。 其次,建立健全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。 要通过股票期权、虚拟股票、股票增值权、业绩股等股权激励方式,对经营者人力资本进行公平化,有效解决委托人(所有者)与代理人(经营者)目标不一致的问题。 ),防止道德风险发生,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,从而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。
参考
[1]付崇光. 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及对策[J]. 财务观察。 2003年(1):23~24
[2] 胡兴龙. 信息不对称、信息披露制度与股票市场效率[J]. 理论研究。 2003年(11):20~21
[3]徐静. 股票市场流动性动态关系研究[J]. 企业导报. 2010 (7): 16
[4] 张志波. 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及对策分析[J].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.2001(3):82~87
[5] 李建刚.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分析[J]. 工业技术与经济。 2003(1):125~126